AMD Ryzen Master是一款专业的AMD锐龙处理器超频工具,提供了多达四个配置文件,可以轻松进行CPU和DDR4内存自定义频率和电压调整,支持调整核心频率和内存时序,实时监控CPU的状况,非常不错的一款cpu超频軟件,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

軟件功能
1、每個核心Ryzen芯片時鍾調整
啓用/禁用/設置核心數(0/2/4/6/8根據需要)
步长:+ 25 ~ + 50 MHz增量为非X和+ 100 ~ + 200 MHz增量X系列芯片(TBC)
2、CPU電壓調整
MEM VDDIO电压调整
MEM VTT电压调整(IMC)
VDDCR SOC(PCH电压调整)
3、CAS延遲調整
行預先充電延遲(15總線時鍾@標准)
RAS激活時間(36總線時鍾@標准)
讀Row-Column延遲(15總線時鍾@標准)
寫Row-Column延遲(15總線時鍾@標准)
锐龙AMD Ryzen 7 1700/1800X综合评测
ZEN架構有些什麽亮點?
ZEN架構相對于挖掘機架構每時鍾可執行指令數提升了52%,可以說是性能的飛躍
得益于各方面的改進,ZEN架構每瓦性能提升了3.7倍
AMD的ZEN架構經過了4年的研發(在市場壓力如此大的情況下還能潛心研發,這一點的確難能可貴),相對挖掘機架構來講,原本ZEN架構預計能提升40%的IPC(每時鍾指令數),而最後卻實現了52%的IPC提升,和某廠一直“擠牙膏”的升級方式相比,ZEN架構表現出了AMD滿滿的誠意。那麽,我們就來看看ZEN架構到底有什麽看點。
在核心引擎方面,ZEN架構加入了SMT(工作在高效的1T模式,開啓SMT可以在CinebenchR15測試中提升41%的多線程性能),以往最高8線程瞬間升級到現在的16線程,多任務性能大幅提升,在分支預測和運算單元方面也進行了大幅優化。緩存系統部分,L1和L2緩存帶寬翻倍,L3緩存帶寬提升了5倍,同時緩存速度也得到了提升。
此外,能效方面也有明顯提升,動態頻率智能調整更加精准(每個核心內置超過1000個傳感器來定位優化操作點,同時支持XFR以實現更高頻率空間的精准調節),每瓦性能也提升了3.7倍以上。從物理設計來講,ZEN架構也相對同爲14nm制程工藝的競品提升了10%的核心面積利用率。
實際上,如果要完全解讀ZEN架構的亮點和改進細節,內容完全夠寫一本書,我們限于篇幅也不能面面俱到。總的來說,大衆用戶只需要知道ZEN架構的執行效率和能效得到了大幅提升,多線程性能相當給力就足夠了。
率先杀至的锐龙 AMD Ryzen 7

锐龙 AMD Ryzen 7处理器这定价杀伤力十足
最先发布和上市的,是三款锐龙 AMD Ryzen 7处理器,包括了锐龙 AMD Ryzen 7 1800X/1700X/1700。从定位来看,锐龙 AMD Ryzen 7系列全线配备8核心16线程,主打超强多线程性能,1800X/1700X对位Core i76000K系列,而1700则正面硬怼Core i7 7700K。
除了核心数量比同级竞品更有优势,定价更是杀伤力巨大。其他规格方面,锐龙 AMD Ryzen 7处理器内置了24个PCI-E 3.0通道,其中16个分配给显卡(可支持双×8的双显卡模式),4个分配给主板上的M.2插槽,4个分配给处理器与主板芯片的通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锐龙 AMD Ryzen 7 1700的TDP仅为65W,而核心数量少一半的Core i7 7700K的TDP却为91W,同为14nm工艺,ZEN架构的能效可以做到如此出色确实值得点赞(当然,在这类高端处理器上去掉内置GPU也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另外,对于玩家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锐龙AMD Ryzen 7处理器全线不锁频,而且AMD官方还提供了锐龙AMD Ryzen Master Utility超频工具,相比Intel只有K系列处理器才支持超频来说,这一点基本上算是完胜了(根据AMD Tech DAY大会上的官方超频数据,锐龙 AMD Ryzen 7 1800X可超至150MHz外频,一般风冷也可到4.3GHz左右)。
不过,在与锐龙 AMD Ryzen处理器配套的AM4主板中,X370/X300/B350是支持超频的,而A320/A300则不支持超频,这一点值得玩家注意。
實測:多線程性能爆表!性價比吊打對手
相信大家已经等不及要看看锐龙 AMDRyzen 7的实际性能表现了。在锐龙 AMD Ryzen 7发布之前,不少玩家认为锐龙 AMD Ryzen就只是靠堆核心数量取胜,单核性能其实不济,也有玩家认为锐龙 AMD Ryzen核心太多、功耗控制会成问题,还有就是工作频率不及对手旗舰产品,遊戲性能可能会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