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U-Z是一款非常出名的显卡检测工具说起处理器识别工具CPU-Z,其知名度和必备度无需赘言。硬件网站TechPowerUp.com现在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类似的工具,用于显卡识别的 “GPU-Z”。GPU-Z通吃A卡和N卡,对于交火及混合交火也能很好的识别。大家购买或者升级显卡之前最好看看网上评测里面的GPU-Z截图,看看比自己目前的到底强在哪里,方便决定是否出手。0.36版起追加了悬停提示,对显卡苦手的新人可以把鼠标停在不明白含义的字段上面,不需要再为小问题请教别人了。

gpu-z中文版功能
1.檢測顯卡GPU型號、步進、制造工藝、核心面積,晶體管數量及生産廠商。
2.檢測光柵和著色器處理單元數量及DirectX支持版本。
3.檢測GPU核心、著色器和顯存運行頻率,顯存類型、大小及帶寬。
4.檢測像素填充率和材質填充率速度。
5.實時檢測GPU溫度、GPU使用率、顯存使用率及風扇轉速等相關信息。
GPU-Z中像素填充率、紋理填充率、顯存帶寬的計算公式:
(1)像素填充率是指顯卡在每個單位時間內所能渲染的像素數量,單位是GPixel/s(每秒十億像素)
像素填充率(Pixel Fillrate)=核心频率(GPU Clock)×光栅单元数目/1000
费米框架得显卡像素填充率(Pixel Fillrate)=SM阵列×2×核心频率
(2)紋理填充率是指顯卡在每個單位時間內所能處理的紋理貼圖數量,單位是GTexel/s(每秒十億紋理)
纹理填充率(Texture Fillrate)=核心频率(GPU Clock)×纹理单元数目/1000
(3)顯存位寬是指顯存在一個時鍾周期內所能傳送數據的字節數,單位是GB/s(每秒十億字節)
显存带宽(Band width)=显存位宽(Bus Width)×显存等效频率/8
以如图Geforce GTX670为例,核心频率1059MHz,显存频率1502MHz,光栅单元32个,纹理单元112个,
像素填充率(Pixel Fillrate)=16×2×0.608=19.456GPixel/S
纹理填充率(Texture Fillrate)= 608×64/1000 = 38.912 GTexel/s
显存带宽(Band width)= 384×(854×4)/8 = 163.968 GB/s
注意:计算显存带宽时要留意显存类型(Memory Type),对于GDDR1/2/3/4显存,其数据总线都是采用的DDR技术(通过差分时钟在上升沿和下降沿都进行数据传输,其一个周期传输两次数据,相当于SDRAM频率的2倍),故其显存等效频率=显存频率×2;而GDDR5则不同,它有两條数据总线,相当于Rambus的QDR技术,传输能力相当于SDRAM频率的4倍,所以显存等效频率=显存频率×4.
使用方法
win10系統中如何查看顯卡超頻參數和體質?
顯卡超頻性能的強弱,是沒有標准參數的,但我們可以通過參考顯卡體質來判斷顯卡的超頻性能,理論上來說體質越高超頻性能越好,在Win10系統中該怎麽查看顯卡超頻參數和體質呢?
Win10查看顯卡超頻參數和體質的方法:
1、下載GPU-Z中文版。
2、雙擊打開剛下載的GPU-Z。
3、點擊最左上角的顯卡圖標。
4、如图选择 读取 ASIC 质量(英文版为Read ASIC quality)。
5、如果显卡不支持,那么就会提示ASIC quality reading not supported on this card,若过显示出百分比,那就是显卡的体质,值越高越好。

6、GPU-Z還可以查看顯卡的其它參數:
更新日志
v2.22.0 版本更新:2019年7月2日
– 添加了对 Radeon RX 5700 & 5700 XT (Navi) 的初步支持
– 如果 GPU-Z 目录中存在文件“GPU-Z.ini”,GPU-Z 将使用它来读取/写入所有配置设置而不是注冊表,从而使 GPU-Z 完全可移植
– 当检测到未知的 GPU 时,GPU-Z 将显示通知窗口,该窗口请求验证提交
– 添加了对 PCI-Express Gen 4 的支持
– 添加了对 NVIDIA RTX 2060 Super、RTX 2070 Super、RTX 2080 Super、Tesla T4、Quadro T2000 Mobile 的支持
– 添加了对 AMD FirePro S7150、ATI FireStream 9250 的支持
– 添加了对 Intel HD Graphics 620 的支持
– 添加了 AMD SOC 温度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