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跳倉法計算程序根据混凝土配合比,钢筋配筋率等参数计算混凝土绝热温升,中心温度,表面温度,进行应力计算和应力验算。该程序可以根据各类影响因素进行精确的计算,帮助建筑工作者极大的提高计算效率。需要的朋友快来下载吧!

跳倉法原理
跳倉法是由中國著名裂縫控制專家王鐵夢教授提出和推廣的,王教授提出“抗與放”的設計原則,正是基于這個原則,跳倉法施工對于減少超長、超厚、超薄大體積混凝土的裂縫效果顯著。
跳倉法是充分利用了混凝土在5到10天期間性能尚未穩定和沒有徹底凝固前容易將內應力釋放出來的“抗與放”特性原理,它是將建築物地基或大面積砼平面機構劃分成若幹個區域,按照“分塊規劃、隔塊施工、分層澆築、整體成型”的原則施工,其模式和跳棋一樣,即隔一段澆一段。相鄰兩段間隔時間不少于7天,以避免混凝土施工初期部分激烈溫差及幹燥作用,這樣就不用留後澆帶了。
混凝土跳倉法計算程序特性
1、不用安裝可以直接運行;
2、內置公式,不需要手工計算;
3、計算速度快且准確,等待時間短;
4、支持計算綜合降溫差;
5、支持計算收縮等效溫差。
施工要求
底板分段長度不宜大于40m,側牆和頂板分段長度不宜大于16m。跳倉間隔施工的時間不宜小于7d,跳倉接縫處按施工縫的要求設置和處理。
跳仓法浇筑综合技术措施是在在不设缝情况下成功地解决了超长、超宽、超厚的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和防渗问题。 主要技术是:(1)利用"抗放兼施、先放后抗、以抗为主"的原理,经分析科学划分"跳仓块",采取材料、结构、施工管理综合措施,严格实施有效控制混凝土早期裂缝。
(2)長牆配小直徑、高密度水平鋼筋置于主筋外側,底板加鋪鋼筋網,以增加混凝土抗裂能力。
(3)選擇低收縮性水泥,優化混凝土配合比,嚴格控制水泥用量,從而有效控制混凝土溫度應力和減少混凝土收縮變形。
(4)嚴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中粗細骨料含泥量和混凝土坍落度,進一步提高混凝土抗拉強度及極限拉伸變形。
(5)加强信息化施工,采用测温法实现温控。采用塑料薄膜保湿加草袋保温的综合养生措施尽快回填覆土,以达缓慢降温,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降低约束应力。 本成果所进行的裂缝控制理论分析,包括强度及变形分析。紧密联系工程实践:混凝土的温度应力与结构长度并非线性关系,超长结构的混凝土裂缝是可控的。超长、超宽、超厚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不设变形缝和后浇带,利用不加任何膨胀剂的常规混凝土采取"分块跳仓法浇筑综合技术措施",可有效控制混凝土有害裂缝,确保了工程抗裂安全度,较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施工方法具有创新性,突破了国内规范中地下长墙变形缝许可间距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