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體重計算器是一款免费的胎儿体重计算軟件,通过BPD、HC、AC、FL值就可估算出胎儿的体重了,还提供了浮动差值可供参考,軟件操作简单,输入几个参数就可得出比较接近的体重了,需要的朋友可以来本站下载!

胎兒體重計算方法:
公式1:Y=-4973.72+260.69HC
公式2:Y=-2686.60+171.48AC
公式3:Y=-2232.56+747.42FL
公式4:Y=-2513.51+1049.90FTH
公式5:Y=-5168.32+100.97HC+110.86AC+143.09FL+331.43FTH
軟件说明:
(1)雙頂徑(BPD)
雙頂徑並不是頭圍,而是位置約靠近太陽穴,骨頭兩側頂骨徑的長度;腹圍要測量胎兒肝髒及胃部所在同一平面的腹圍;而大腿骨在超聲波上看來,形狀則像小狗愛吃的骨頭,准媽媽們可以通過超聲波的顯示畫面仔細觀察。
(2)頭圍(HC)
(2)腹圍(AC)
有些醫師也會測量媽媽的腹圍:以橫向的方式測量腹部最高的部位,但是因爲每位准媽咪的腹圍差異大,因此,比較建議准媽咪在家定期自我測量即可。
(3)股骨長(FL)
准媽咪以仰臥的姿勢,讓醫師利用量尺來測量准媽咪子宮底(靠近准媽咪胸骨下方的位置)到恥骨聯合上緣的長度,藉以推估胎兒的成長情況,在懷孕達20周以上時,妊娠周數通常會與此距離相當。
胎兒體重的測量方法:
胎兒身長
胎儿的体重是评估胎儿成长的重要依据,但是胎儿还在妈妈的子宫里,究竟医学上是如何测量胎儿体重的呢?妊娠的前3个月,主要是透过测量胎儿头部至臀部的距离来计算胎儿的身长(公分)。而随着胎儿渐渐发育之后,从妊娠第15周开始则分别测量胎儿的头围(Head Circumference)或两顶骨间之直径(Biparietal Diameter)、腹围(Abdominal Circumference)及大腿骨(Femur Length)的长度来判定胎儿的大小,再以此来推估胎儿的体重(克)。由于测量胎儿的身长结果误差较大,例如胎儿卷曲的姿势、骨架的大小都可能造成结果的误判,因此,医学上会以体重而非身长作为评估胎儿成长的依据。
准媽咪子宮底高度及體重變化
准妈咪以仰卧的姿势,让医师利用量尺来测量准妈咪子宫底(靠近准妈咪胸骨下方的位置)到耻骨联合上缘的长度(FSD, Fundus to Symphysis pubis Distance),藉以推估胎儿的成长情况,在怀孕达20周以上时,妊娠周数通常会与此距离相当。有些醫師也會測量媽媽的腹圍:以橫向的方式測量腹部最高的部位,但是因爲每位准媽咪的腹圍差異大,因此,比較建議准媽咪在家定期自我測量即可。
此外,准媽咪的體重變化也是重要的參考數據之一,特別是當胎兒的體重出現異常情況時,可以透過准媽咪的體重變化找出可能原因。
妊娠的前3個月,主要是透過B超測量胎兒頭部至臀部的距離來計算胎兒的身長(公分)。
准媽媽對胎寶寶的發育情況總是很好奇,還有些媽咪發現最後一次産檢時胎兒的體重與出生後的體重有很大的落差,究竟胎兒的體重是如何測量的?胎寶寶在孕期的體重評估及測量都有哪些標准,會發生哪些情況呢?
影響胎兒體重估測的三大因素
醫師一般上是利用B超來估測胎兒的體重,再將結果與過去的統計資料(胎齡與體重估測表)做比對,由于選擇使用比對的數據庫不同,再加上胎兒的姿勢、先天遺傳的因素,以及所使用的B超儀器的精確度,都會影響醫師對胎兒體重的判讀。也因此,即使是在同一天到不同的醫療院所做産檢,測量出來的胎兒體重也不會完全相同。
因素一:胎兒體重成長曲線表
不說不知,其實胎兒也有體重成長曲線表,這就是各大醫院所用以評估胎兒妊娠周數與體重成長的參考資料,該成長曲線表是根據過去數十萬筆的胎兒體重資料統計分析出來的結果。醫師根據這份資料比對胎兒的成長情況,確認胎兒的體重是落在哪個成長區間,如果胎兒的體重是落在10%以下(過小)或90%以上(過大)的成長區間時,多有異常病因所致,務必特別留意並做進一步檢查找出原因。每家醫療院所所選擇參考的數據庫來源不同,例如若使用的是西方的統計資料,則國內胎兒的體重在相同妊娠周數時的評估就有可能偏低,而選用部分日本的統計資料,則國內胎兒的體重則有可能偏高,即使使用國內各醫學中心所統計的數據庫,也有相當的落差,因此不同醫療院所判讀的結果也會有個別差異。此外,當胎兒體重落在10%以下或90%以上的成長區間時,因爲體重在這些範圍的胎兒很少,所以得到的數據也很少,數據誤差比較大,可能不太准確。
因素二:操作技巧和使用儀器
B超是測量胎兒體重的必備工具,因此儀器的精密度也會影響判讀的結果,另外則是醫師操作儀器的技巧,對測量結果也會有一些影響。
因素三:胎兒姿勢和先天因素
不論是測量身長或是頭圍、腹圍及大腿骨的長度,胎兒的姿勢都會影響測量的結果。因爲是測量頭圍、腹圍及大腿骨的長度來評估胎兒的成長,如果是矮胖型或是瘦長型的胎兒,其體重的評估誤差率會比一般寶寶來得高。